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上官子木撰文指出:课题演变成了学术研究的代名词,且迫使那些并不想以这种形式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也不得不参与其中。然而,仔细分析课题申报、评审、结项的全过程,其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课题”是个什么东西,以前做学问的人肯定不知道,因为那时的学问总是在个人提出思想后,或成文出书,或讲学布道,不存在“课题”这个东西。如今,“课题”却成为中国学术界频繁使用的词汇,而评价学术研究工作常用的标准则是以做过何种级别的课题。问题是,“课题”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能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吗?
课题的出现,原本是以一种提供学术研究资助的形式,并通过一定的评审程序,来确定把研究资金分配给最值得资助的研究项目。由此,课题的首要特征是“钱”,申请课题的成功至少意味着得到了一笔或大或小的资金,这也成为人们申报课题的一大动因。实际上,不仅如此,课题还被派上了更多的用场,各研究单位都陆续对所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必须申报课题的要求,并以课题为核心进行管理,使课题演变成了学术研究的代名词,且迫使那些并不想以这种形式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也不得不参与其中。然而,仔细分析课题申报、评审、结项的全过程,其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研究过程都充满着偶然性、变异性,而越是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则越是具有不可预测性。然而,在课题申报程序中,一切都要预测出来,包括研究经费的具体使用,也包括研究过程的具体步骤,甚至还包括了研究结果的社会效益,这种未卜先知式的课题申报形式显然有悖于学术研究自身的规律性。现行的课题申报方式实际上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申报者往往是朝着吹破天的方向努力。评审的过程当然少不了以权谋私、互惠交易者,在此权且不论,只论那一心一意要秉公办事、确实打算合理配置研究经费者。对于评审人员来说,面对不认识也不了解的申报者,面对还没有实施且难论高低的研究项目,课题经费该给谁和不该给谁,实际上只能根据课题申请报告写得是否引人注目来作出判断,同时参考申报者的学历、职称,以往做过的学术工作等。然而,申请报告写得好并不意味着课题能够完成得好。同样,学历、职称、以往的经历都不能为一项未知的业绩打保票。对于还仅仅是处于设想阶段的研究计划进行成果效益和研究水平的评估,这与算命占卜并没有本质差别,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课题的结项往往与立项在质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造成了大量的研究资金被浪费在低水平的研究项目上。这无疑是由现行学术管理体制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我认为,人文学科和社科研究经费的分配应改研究前为研究后,即以完成后的或部分完成的研究项目来申报,经评审、答辩后而获得研究资金。这种方式因是对已实施的研究成果进行现实的评价和审查,可大大提高评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研究资金配置的有效性,以避免现行课题评审制度所无法避免的高误差。同时,这种方式因增加了评审对象的透明度,对研究资金分配过程中的腐败也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对于研究者个体来说,这种研究经费后置于研究过程的方式其实际效果是一种补偿性的资助,而因前期研究得到的经费则成为后续研究的资金。前期研究的经费则或者是自费,或者是找有关企业、机构赞助。
显然,最初的研究因是自筹资金,对研究者个体必然构成制约,这不仅将使那些无意于学术研究的人自行分流,也使有意于学术研究者不得不从小项目起步,也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专业能力与学术智慧。这对避免目前学术界的浮躁、浮夸现象,减少学术垃圾的产生,无疑是有利的制度保证。
需要强调的是,研究资金的配置必须实行多元化评价标准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譬如,对于研究课题申报者要分设个人、小群体、大团体,以及初次参评和多次参评、有资金赞助与无资金赞助等不同组别,以避免不同研究主体间的不合理比较,从而保证竞争的公平性。